2008年9月16日 星期二

心靈小品

海犁的故事

他編織的中國結材料,各種色彩的絲線穿梭交叉,宛如他的人生。

時序進入暮冬,冷風過境,一波波寒流來襲,伴隨傾盆大雨;這種天氣對出獄甫半年的海犁,無疑是另一種折磨。他縮瑟在大外套裏,走幾步路便氣喘吁吁,一開口即咳個不停。好不容易走到三樓頂,他停下腳步,努力做深呼吸,削瘦的臉龐,更形憔悴。這頂樓就是他的天地,占地一半的陽台種花養狗,另一半則是房間,地板上堆放着他編織的中國結材料,各種色彩的絲線穿梭交叉,宛如他的人生。

因為十四年前的一場租船事件,扭轉了他的一生。
海犂說,那年,他的一位朋友向他借船去大陸載運洋煙,給他二十萬台幣當作租金。但他回到高雄卻被捕,旋即被送往看守所羈押禁見,接着是一連串的審問。原來船到大陸不是載洋煙,而是載毒品,他近乎吶喊地為自己辯護,但並未被檢方所採信。

剛入看守所的那段時間,他一度想不開, 「我的情緒很不穩,想自殺了斷。」主管了解他的心情,給他文書處理的工作,企圖轉移他的焦慮。另一方面,他對官司仍存有一絲希望。然而,官司一打兩年,法官最後認定他就是幕後主使者,判他無期徒刑。他在高雄服刑四個月後轉往澎湖監獄。踏進監獄,像是進入黑暗世界——陰森的高牆、冷漠的鐵窗、灰色的囚服,和一個編號。
他被分配到製作 「中國結」的工廠服役。一開始,他只做些簡單的編織,然而出於對中國結的天分,藉着參考相關書籍和自己的創意,他竟做出許多別出心裁的中國結。監獄的日子,就在他的指掌間搓揉纏繞流逝。後來,他加入澎湖監獄寫作班,過去跑船捕魚近二十年,航遍各大洋及到世界各國的閱歷,都成了他創作的養分和靈感的泉源。

他試着把討海人的生活化成篇篇文字,這些創作幫助他釋放出某些心裏的負面能量。他以「海犁」為筆名發表作品,多次刊登在台灣的報刊上。「上工的時間還好,最怕的是休假日。」他說,一年之中,最難耐的是盛夏的週六、日,這兩天得整天待在牢房;接近正午,太陽高掛,牢房變成一座火爐,僅靠一扇小窗作為外面流通空氣的管道。不過,牢獄歲月最痛苦的不是身心的煎熬,而是親情的割捨。他記得媽媽第一次到監獄看他時,難過得說不出話來。他安慰她,「你就當我出海吧,我國中畢業就跑遠洋,每次遇到颱風天,你都很緊張,現在不用煩惱了,因為這裏沒有颱風!」媽媽掛着兩行清淚搖頭說,「我不捨啊,心不甘啊!」四十九歲的海犁一直未婚,母親是他主要的精神支柱,後來他寫信安慰她:「我們討海人,總是在驚濤駭浪中求生存。
「這十幾年來,我的運氣如果稍微差一點,早就死了;能活到現在,算命好。」

母親彷彿得到了安慰,但父親卻始終把心事埋在心底。他是那種威嚴十足的職業軍人,感情的表達含蓄不露白。海犁入獄後,兩人的交流變得有限。不幸的是,父親在他服刑期間身體每況愈下,最後因癌症過世。「他一輩子要面子,家人揣摩他的心意,不希望我繫着手銬腳鐐叮叮噹噹上香,所以當我知道消息時,已經天人永隔。」海犁無奈地說道。他在獄中強忍哀傷,但某夜就寢時,卻忍不住悲從中來,捂住棉被放聲大哭,「這種痛,沒有經歷過的人,永遠無法了解。」
他在牢裏看了很多書,有真實的故事,也有虛幻的小說,「我逐漸領悟,這種際遇不能免,因為它包含在人生的過程裏。」

不過,人生確實是難解的課題。原本他以為自己已走到谷底,不會再有更慘的事了,沒想到就在服刑期滿十年達到假釋門檻之際,「有一天,我咳嗽咳出血絲,以為是重感冒,但咳了好一陣子都沒好,我去照X光,醫生發現我左肺部有腫瘤。」 最後證實他患了肺癌。主治醫師告訴他有種新藥TARCEVA 要做臨床試驗,名額有限,可以考慮。他決定加入,這使癌細胞得以有效控制。
「我萬萬沒想到,在台中治病的日子,不但治療了身體,也解開了我的心結。」這裏有很多跟海犁同病相憐的人,跟他們相處一段時間後,海犁的心情竟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。
同房一個不到三十歲罹患淋巴癌的獄友做骨髓移植時,需要家人為他「保外就醫」,但他的母親卻拒絕,怕他一出獄又為家裏帶來麻煩。

「連我媽媽都不願意保我,我只能猜想自己以前做得太過分了,這是我該得的懲罰吧!」這句不經意的話震撼了他。「我反省自己,雖然我自認為是冤獄,但當初朋友為什麽會借我的船從事不法勾當?難道不是因為自己過去曾有走私方面的不良紀錄,只是沒被抓到而已?」想到這裏,糾纏十多年的心結終於解開了。

此外,同房兩位對生命看法截然不同的獄友,也給海犁深刻的感觸:一位右手中風後自暴自棄,每天看來奄奄一息,毫無生氣,不到一年就死了;另一位被子彈擊中下半身癱瘓,卻坐在輪椅上行動自如,樂觀進取,每天寫字、畫畫,偶而製造歡樂,激勵大家。海犁說:「我看到一股殘缺又旺盛且獨特的生命力,給我的鼓舞,遠超過我的想像。」此後,人家問他坐牢苦不苦,他都說:「坐牢苦不苦,端看心境!」從一九九四年到二○○六年中旬重獲自由為止,他一共在牢裏待了十二年。

接他出獄的是住在桃園的弟弟和弟媳。再度擁抱對方,恍如隔世。他們按母親的吩咐準備傳統的「跨火爐」幫他去霉氣,接着按規定趕回戶籍地澎湖法院報到,同時回到老家與母親團聚。由於得定期回診看病, 海犁多半時間都待在桃園。不幸的是,他弟弟還在念小學的兒子也是癌症病患,整個家族有五人罹患癌症。海犁說:「沒想到,疏離十二年的親情,卻因此拉近距離。」他們彼此間打開心懷,討論未來可能遇到的情形;他們了解對方的疼痛,給予意見,沒有隱瞞;他們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,知道感恩;更重要的是他們也參考彼此的生命態度,攜手共度難關。
除了吃飯,海犁很少出門。由於服用肺癌的藥副作用很多,會有腹瀉、頭暈、精神恍惚等現象,所以他最遠到達的地方是圖書館。為了借書,他以三十公里的時速騎二十分鐘的摩托車;其餘大部分時間就待在三樓頂,專心編織中國結。好的時候,一個月有幾萬塊台幣的收入;不好的時候,只有幾千塊,甚至沒有。其實收入對他來說一點都不重要,他的開支非常有限,他既不看報紙,也不看電視,更沒搭過捷運;除了三餐,從不買東西。閑暇時,就打打中國結,聽聽古典音樂和看書。偶爾他會帶小侄子到公園玩。他曾擔心「坐牢」的陰影會引來異樣眼光,所幸社區的人並未對他另眼相看。鄰居的小男孩從溜滑梯滑下來,看到他,親切地喚着:「阿伯,阿伯……」他很開心。

公園裏的樹已經悄悄發芽。春天來了!一年之始,他默默許下心願:「要努力活下去,活得久一點,活得有意義!」在這有限的生命裏,他視每一天為特別的禮物,格外珍惜。他聽從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,延長身體的健康;他丈量距離,在體力允許之下,多看風景;他把母親從澎湖接來同住,善盡為人之子的孝心;他也應邀出席多個演講場合,主辦單位希望他將多舛命運裏寶貴的經驗故事,與大家分享……

他以前可是監獄寫作班的高材生呢!人生的結語該怎麽寫,他比誰都在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