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國第四大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在尋求買家失敗後,申請破產保護。雷曼援助計畫失敗的主因,是美國政府不願意提供買家資金。另一方面聯準會宣佈,所有的投資憑證都能當成擔保品,同時也將貨款規模提高到2千億美元,讓雷曼破產的影響減到最小。
雷曼破產對經濟的立即衝擊應該有限,這確實會讓其他銀行會更不願意擴張信用,但實際上銀行已經不太願意借錢出去。不過,其他擁有大量雷曼資產的機構,可能會被拖下水,加上金融機構股價普遍大跌,可能會使金融部門崩解,讓股市不景氣,全球經濟可能也會隨之衰退。
美國政府救了Bear Stearns和二房,卻不願意援助雷曼,是因為聯準會和財政部試著在兩個目標間取得平衡:控制系統性風險,同時也讓銀行為自己的錯誤負責。在雷曼的情況裡,顯然聯準會認為衝擊有限,而援助的成本太高。
美國金融市場還有更多的問題會發生,雷曼破產不會是最後一章,甚至不會是轉折點或最低潮。聯準會如果處理的不好,可能會引發另一次大蕭條,及至目前為止,柏南克展現了全新的決心,不讓政治影響他支持金融部門的方法。
從目前的情況來看,大規模的政府資助是無可避免的,不過短時間之內,銀行和聯準會都會不停地擔心,不知道下一個危機何時又要發生。大銀行的真實資產負債情況無法得知,必定會出現與償付能力有關的投機,若造成流動性不足,問題銀行會發現自己處在和雷曼相同的處境之中。(黃維德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