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

Boaz 經營管理

馬利克談管理第01講:
需要怎樣的上司?

編按:馬利克被譽為「歐洲最頂尖的管理思想家之一」、「歐洲管理大師」,瑞士聖加倫大學(Univerity of St. Gallen)博士學位。他主張,管理之於人類社會就像基因之於生物生存能力一樣重要,經理人可從他的文章去領略管理的真諦。 

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是:在此人的下一階段發展中,他(她)需要怎樣的經理人? 我建議不要根據常見的分類法(例如管理風格或角色模範)來區分經理人。我們當然不能尋求全能的經理人,現實中幾乎不存在這樣的經理人,大致上,我們應該抱持類似以下的態度: 穆勒博士實在是個難相處的人,冷漠、不易親近、乏味、有點枯燥無聊,要是把年輕的舒茲小姐安排在他的部門,舒茲將不好過,在那個部門的工作將困難且辛苦,而且,穆勒博士並不是一位很能激勵人心的人,年輕人不會喜歡他的性情。但是,在穆勒手下做事,舒茲小姐將能學習如何有條不紊地、正確地處理計畫,這是穆勒的傑出長處,在他跟我們共事的過去十年,沒有一位客戶對他的表現感到不滿意,沒有人比他更擅長此事,沒有人比他更能教導這點……。 

請注意,我避免使用一般的術語,穆勒是不是「領導者」、「整合者」、或「溝通者」,這並不重要,任何類似這樣的標籤其實完全沒有意義。 但有兩件事必須謹記在心。可能的經理人,尤其是那些被考慮擔任人員培育發展工作者,必須符合兩項條件,第一項條件是,他們必須成為模範。我們在為受培訓者指派上司時,應該思考:「我會不會希望我的兒子或女兒以這樣的人為角色模範?」,若答案為否,此人也不適合擔任其他任何人的經理。 

此處談的並不是萬能的、完美的典範,世上並不存在這樣的人。可能的經理人適不適任角色模範,必須從兩個層面考量:
第一,他們必須是專業角度而言的模範,欠缺專業能力的人,無法擔任培育他人的工作,因為他們欠缺可信度。這當然不是指鋼琴老師的彈奏技巧必須跟有高度天賦的、但仍在萌芽發展中的年輕新秀旗鼓相當,但鋼琴老師必須對音樂和鋼琴有相當程度的了解。

第二,除了專業能力,可能的經理人必須是某些行為的榜樣或範例。他們必須是執行他們的工作、並為這些工作負起責任的人,我不知道這有沒有什麼貼切的名詞、標籤、或名稱,在某些情況下,也許可以稱他們為「領導者」,但在此處,這個名稱恐怕有點太崇高了。 

第二項必須符合的條件是誠正的個性。道德破產或心術不正的人,無法擔任培育他人的工作,除非是教導他人朝向道德墮落的方向發展,這可以發展得非常快速,但絕對不是我們期望看到的發展。以下是以實務性字眼來敘述誠正個性的例子:梅爾不僅是優秀的稅務專家,他也對公司、工作、我們的客戶展現正確的態度,因此,他很適合擔任鮑曼先生的上司,能使鮑曼在這兩年內獲得最多的學習…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