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什麼是「三聚氰胺」?
毒奶粉新聞越演越烈,從大陸延燒到台灣,各個媒體都有所報導,到底什麼是「三聚氰胺」? 在食品中加入有什麼作用?又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傷害?
瞞過蛋白質的標準測試很容易,但食品業仍對其他測試法猶豫不決。
今年春天,美國數以百計的狗與貓開始生病,經過政府官員的追蹤後發現,問題的根源在於三聚氰胺(melamine)。三聚氰胺是一種可在塑膠與肥料中發現的化合物,含有許多氮原子,三聚氰胺如果被動物攝取了,會在牠們的腎臟內形成結晶而引發腎衰竭。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(FDA)事後表示,動物食品製造商可能故意在麥麩與米麩中加入富含氮的化合物,讓測試出的蛋白質含量提高。濃縮物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,食品在市場中的售價也越高。不管在食品中有意或無意加入富含氮的化合物,三聚氰胺能偷偷通過標準工業蛋白質的分析,顯示這項有百年歷史的測試方法應該重新評估。儘管還有許多其他測試方法可供選擇,但仍有待食品業改用。
利用氮基的方法也許經過試驗,但結果並不完全真實。這類的測試方法假設食品中所有氮的來源,都是由胺基酸組成的蛋白質。如果被分析的食品沒有摻入雜質,那麼這項假設便是合理的,因為食品中的其他主要成份(碳水化合物與脂肪)並不含有氮。但這些測試方法檢測的是來自蛋白質和非蛋白質的全部氮含量,而不是真的直接測量蛋白質。
因此,任何富含氮的化學物質都可能騙過克耳達或杜馬斯測試法。在上述的寵物食品醜聞裡,因為無法區別出來來自三聚氰胺的氮與來自胺基酸的氮,結果在計算樣本中的蛋白質含量時,這些氮都計算進去了。……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