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

不要抱怨

不要抱怨

如果不喜歡一件事,就改變那件事,如果無法改變,就改變自己的態度。

太12:34~35 因為心裡所充滿的,口裡就說出來。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;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。

你認為你很樂觀嗎?你有沒有數過自己每天會抱怨幾次?你覺得自己老是碰上衰事,所以唉聲嘆氣嗎?抱怨就好比口臭。當它從別人的嘴裡吐露時,我們就會注意到;但從自己的口中發出時,我們卻能充耳不聞。

抱怨就是在講 你不要的東西,而不是你要的東西。當我們開始抱怨,就是將焦點放在不如意、不快樂的事情上,我們說的話表明了我們的想法,而我們的想法又創造了我們的生活。這是一個惡性循環,也是一種負面的吸引力法則:你發出的抱怨和牢騷越多,你所招惹來的負面能量也會越來越多…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無益舉動。

有時候,我們的抱怨不僅會針對人、也會針對不同的生活情境,表示我們的不滿。而且如果 找不到人傾聽我們的抱怨,我們會在腦海裡抱怨給自己聽。當你的嘴巴停止表達負面的思想,你的心靈就會產生其他更快樂的念頭。你的心靈就像一座意念工廠,隨時都在運作,若是負面的想法缺乏市場,工廠就會重建改組,轉而生產快樂的思想。

人生中最重要的,就是要把注意力放在我們想要的東西之上,而不是不要的東西。「心裡想什麼,嘴裡就會跟著說出來。」

每個人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自己的人生。重點是真正拿起韁繩、引導馬匹到我們要去的地方,而不是我們不要去的地方。你的人生就是一場電影,編劇、導演,都是你自己!我們都是自製的產物。當有人問及「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」時,二十世紀的激勵大師及哲學家厄爾‧南丁格爾(Earl Nightingale)曾發出這樣的妙語:「我們擁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,可是只有成功者會這樣承認。」

每一刻,你都在用自己最關注的念頭創造人生。如今,大家已漸漸察覺到這一點,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,它敲響了改變的鈴聲,要改變世界的意識。我們的集體思維已經開始明白,我們的生活、社會、政治情勢、健康和世界的狀態,就是我們的內心思維和隨之招致的行為所展現、造成的結果。

「照你的信心,給你成全了。」——耶穌,馬太福音8: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