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

救心新法

抽血檢驗+斯達汀 (Statie)

醫學界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工作出現重大突破。美國科學家研究顯示,抽血檢驗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-C)濃度正常、但高敏感度C反應蛋白(hsCRP)濃度偏高而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居高不下的民眾,斯達汀類(statin)降血脂藥物能發揮相當好的預防作用,值得大力推廣。

美國心臟學院(ACC)院長韋佛博士表示,心血管疾病預防工作從此進入新境界,斯達汀的使用將更普遍。著名醫學中心「克利夫蘭診所」的尼森博士也認為,抽血檢驗C反應蛋白濃度將蔚然成風,再靠斯達汀將挽救許多人的性命,省下可觀醫療費用。估計未來五年,美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將因此減少廿五萬人。

這項研究由波士頓國布里罕婦女醫院(BWH)心血管疾病預防中心主任瑞德克博士領導,在廿六個國家、一千三百多家機構同步進行,一萬七八○二位受試者參與臨床實驗。研究結果九日在美國心臟學會(AHA)於紐奧爾良舉行的會議上發表。

美國心臟學會和美國運動醫學院聯合發佈了新健身指南,指出18~65歲成年人和65歲以上老人,每週至少做兩次8~10種不同的力量練習包括舉重。

新指南指出,成年人應該增加肌肉力量和耐力的訓練,尤其是使用大肌肉群比如胳膊、腿部、胸部等部位的肌肉,一週兩次或三次做8~10種不同的力量練習,包括舉重、爬樓梯等類似的對抗性練習。

很多人都知道肌肉鍛鍊能增加年輕人的骨密度,減緩中年人的骨質流失,對提高生活品質很有幫助。但是,北京體育大學師範學院副教授趙紀生卻告訴記者,肌肉鍛鍊的好處不止於此。他分析說:“美國心臟學會參與制訂了這個指南,可能就是因為他們重視了肌肉的‘唧筒’作用。”

“唧筒”原是一種簡易的往複式活塞泵。所謂的肌肉的“唧筒”作用就是通過肌肉節律性收縮,像唧筒一樣壓縮靜脈血管,使血液不斷地由靜脈回流至心臟。肌肉越發達血液迴圈就越快,從而提高新陳代謝率,預防心血管等疾病。

經常站立的人比如售貨員,容易患靜脈曲張。如果經常做肌肉鍛鍊就能預防和治療早期的靜脈曲張。 即使年齡在65歲以上的老人,新指南仍特別呼籲他們考慮舉重練習以加強肌肉力量,每週2~3次,8~10種不同的力量練習,比如舉重訓練等。同時還要進行每週兩次,每次至少10分鐘的身體柔韌性和平衡練習。

老年人進行肌肉練習,可以扶墻或徒手做深蹲然後緩緩起立,身體好者可以舉啞鈴或兩瓶礦泉水做輕緩的類似舉重動作的練習,這樣可以鍛鍊腿部大肌肉群。也可以坐著雙手舉啞鈴或兩瓶礦泉水以鍛鍊上肢大肌肉群。肌肉鍛鍊可以隔1天或兩天做一次,但是要堅持。

對於有氧運動,新指南也指出,所有健康的成年人應該參加每週五次,每次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。或者每週3次,每次至少20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。也可以中等強度和高強度結合起來,比如,一週進行兩次30分鐘的快走,然後其餘兩天進行20分鐘的慢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