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11月4日 星期二

微型人生 豐富更大的人生

在人生的旅途上,是不是真的只有一套劇本、只能一條橫線的走法?

郝明義與資深廣告人鄭松茂提出「微型人生」的概念:

用一條一條短短的垂直線,取代將人生看成一條橫線的想法。亦即將過去生涯規劃為工作晉升、退休、旅遊的橫線,轉成垂直,將每天每週都當成人生單位做切割。因此,在每週、甚或每天,都可以將自己人生的重要階段與未來規劃在此刻納入。若以天為單位,早上、清晨起床可以四點看自己喜愛的書、六點運動、七到八點與家人團聚吃早餐、白天上班、晚上休息與享樂、自我沉澱時刻。若以週為單位,週間工作,週末就當自己的退休生活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(如興趣嗜好、義工服務),或者返回老家探視年邁的雙親。

從以上的規劃可看出,若以微型人生的概念作規劃,其實每一天、每一週都可以包含了人生的工作、家庭、自我成長與實現、退休…等重要階段的部份滿足。其實這樣的概念突顯出兩個重點:善用時間、活在當下。

在不公平的人生,時間是上帝唯一可以賦予每個人最公平的條件與資源。當時間有限、但所欲無窮時,人性的不滿足正是痛苦的淵源。因此,人要快樂,除了知足常樂外,或許換個角度去規劃自己的人生與時間資源是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向。

試著擺脫以往的思考模式,以微型人生的概念去規劃自己的生活,善用時間,活在當下,或許可以讓自己的資源做更有效率的分配,同時以務實的角度去規劃自己的未來,避免做出空泛但不切實際的空想、而當做不到時卻自我安慰一切等待未來(等到未來我有……時,就可以…….)、而讓自己一再重複的活在懊悔與不甘之中。

從「微」型人生的概念,我們看到了不同的思維,也看到了豐富更「大」人生的可能性,值得我們好好感受。